2.溫度。立體養殖上、中、下三層雞籠有溫差,而且室外溫度越低,溫差就越大。管理者可以參考中間溫度,育雛時一般都在最高層,因為最高層溫度最高,這樣有利于節約熱量。雞苗進場的第 1 天,溫度控制在 33 ~ 34℃為宜,也可根據雞苗狀態調節溫度。溫度適宜時,雞群分布均勻、活潑動、食欲旺盛 ;當溫度變低時,雞縮頸弓背、向熱源集中、互相擠壓、身體發抖;當溫度過高時,雞飲水量增加、食欲減少、呼吸加快、頸部羽毛有水浸樣。在第 1 周,溫度降至 30℃,以后每周下降 2℃,立體養殖密度大,要比平養溫度低 1 ~ 2℃,應避免造成熱應激而采食量下降。
3.分群。立體養殖,肉雞多采用整體育雛,當雛雞密度過大時要適時分群,確保雛雞體重均勻。第1 次分群一般在 12 ~ 16 天。分群過早,由于體形小,容易在育成籠縫隙中鉆出,還會造成空間浪費,從而浪費能源。第 2 次分群在 25 ~ 28 日齡。分群時采取“留弱不留強”的原則,體重大、健壯的抓出來放在下層,弱的留下。另外在夏季由于溫度高可適當提前分籠,冬季由于雞籠上下層溫差大,可適當推遲分籠時間,并且下層籠中多放 1 只,來減少上下層的溫差。
4.通風。養殖成功的關鍵在于通風。合理的通風能排除有害氣體,控制溫度,降低腹水癥、慢性呼吸道和大腸桿菌等病的發生幾率。立體養殖單位雞舍面積的密度較大,所以通風更重要。雛雞進場后 24小時內由于整體育雛空間大,可以不通風。隨著雞只日齡的增大,增加通風量,調整進風口位置和大小。白天、夜晚,陰天、晴天,春夏、秋冬,要適時的不斷調整通風,達到舍內空氣無異味、不刺眼、不缺氧、較舒適的感覺,給雞只創造良好的生長間,增強機體抗病能力,減少疫病的發生。
益豐機械http://www.sdqzyf.com ~專業的畜牧設備生產商